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
一场修复关系的亲情会见
一次触动心灵的专业帮教
一纸监督履职的督促监护
一场法理情相融的训诫教育
照亮了一个迷途少年的返航路
“这是一次十分深刻的反思……感谢检察机关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以后我坚决不会再犯……”宣告送达不起诉决定后,迷途知返的小亮向未检检察官递交了悔过书。
从当初的迷茫无知
到现在的乐观自信
未检检察官让迷途少年顺利重返校园
开启了新的人生之旅
迷途少年需引导,亲情会见增信念
“爸爸妈妈,我错了,是我虚荣心作祟,我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你在里面要好好听话,照顾好自己,我们都等着你早点回家……”父亲的敦敦教诲,孩子的频频点头,母亲泛着泪光的眼神,场面令人动容。在小亮被刑事拘留期间,检察官把亲情感召引入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特意在看守所为他们安排了这次亲情会见。父母的一同出现,家人的相互鼓励,增强了小亮迷途知返的动力,更起到了“1+1>2”的挽救效果。
一时贪念触刑法,附条件不起诉获重生
2023年5月,16岁的小亮多次入户盗窃他人财物,公安机关迅速将其抓获归案,并以小亮涉嫌盗窃罪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根据“小亮犯罪时系在校未成年人,其到案后自愿认罪认罚,具有良好悔罪表现,与被害人已达成赔偿谅解协议,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等实际情况,对其依法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了六个月的监督考察期。
教育疏忽陷泥潭,督促监护获新途
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为准确掌握小亮犯罪的原因,多次到其家里、学校及村社区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后发现,小亮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其疏于管教,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对此,检察官第一时间向小亮的父母制发了《家庭教育指导令》和《督促监护令》,指出监护人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督促其积极履行监护职责,提升监护能力,帮助小亮顺利度过考察期,回归社会。
犯罪阴霾难自解,心理疏导破囚笼
“我还能改好吗?我的家人还会像以前一样关心爱护我吗?我还能回学校上学吗?……”这些深藏在心底的疑问,让小亮逐渐敏感,变得特别在意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为避免此事对小亮产生困扰,检察官联合专业心理老师对其开展了心理疏导,“犯了错不可怕,只要能真心悔过,今后还能有所作为……”“我们会对你的犯罪记录进行封存,避免犯罪前科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共同努力,小亮最终能放下顾虑敞开心扉去剖析这段经历,也对未来有了明晰的规划,让其顺利走出了犯罪的阴霾。
小亮的故事仅是龙陵县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一个缩影。“道虽远,行则将至”,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漫长道路中,我院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用心、用爱、用情高质效办好涉未成年人案件,实现在法治的道路上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