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
办让群众满意的案子、讲孩子爱听的法治课、织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近年来,龙陵县检察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未检工作中深耕细作,积极探索“五个维度”工作模式。2024年未成年人犯罪数和未成年被侵害人数实现“双下降”。
以法律惩治发挥“力度”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将履职关口前移,严格落实对涉未案件的同步提前介入工作,第一时间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确保证据链完整。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性侵、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等案件,依法从严从快批捕、起诉,保持强大震慑。坚持“宽容不纵容”原则,对实施严重犯罪、性质恶劣未成年人,该严则严。坚持“宽严相济”原则,对犯罪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当宽则宽。2024年共起诉涉罪未成年人10人,不批捕涉罪未成年人5人,附条件不起诉5人。
以检察关爱展现“温度”
实现涉案未成年人双向保护
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殊制度,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涉罪未成年人的共性犯罪原因及个性“矫治症结”,“量身定制”专业化帮教方案,力促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改过自新。2024年开展精准帮教12人次,开展涉罪未成年人集中训诫4次。在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着重发现是否有因案导致陷入生活、健康等困境的未成年人,主动挖掘符合救助条件的未成年人救助线索,及时移送控申部门,切实保障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2024年先后帮扶救助未成年被害人7人,发放司法救助金5.8万元。坚持“一案多查”原则,在办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同步审查是否涉及未成年人监护、抚养等民事权益受损问题,充分发挥集中统一办理优势,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2件。
以联动协作拓展“广度”
构建未成年人“防护墙”
以法治进校园为契机,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高发、易发的犯罪类型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特点等情况,开展预防性专题普法教育。2024年开展防性侵、防欺凌、防诈骗等主题法治讲座50余场,开展庭审观摩2次,借助云端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跨区域”的直播方式,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1次。关心关爱辖区内留守儿童生活状况,与县民政局建立联系机制,实现全县留守儿童数据库共享,强化落实留守儿童“每案必查”制度,确保不出现漏排、漏包情形。树立由“个案向类案、办理向治理”的监督办案理念,定期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安全、烟草销售、KTV、宾馆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就检查或案件办理中发现的相关场所或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导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的行为及时制发检察建议。
以前端治理耕耘“深度”
推动综合履职提升质效
关注“问题孩子”背后的“失职家长”,结合案件实际延伸监督触角,针对家庭教育缺失、监护缺位等问题,精准制发“家庭教育指导令”和“督促监护令”,强化未成年人家庭源头治理。2024年发出家庭教育督促令和督促监护令共46份。聚焦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文身情况溯流追源,定期与主管部门开展座谈的同时积极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对辖区内文身店进行检查,有效推动经营者规范经营。严格落实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机制,对受理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逐案开展强制报告落实情况倒查,做到“一案一核查”“一案一整治”,确保涉未侵害“必发现”、线索对接“快响应”、监督触角“全覆盖”。
以能动履职再创“新度”
助推六大保护融合发展
充分利用与县一中合作共建的“学生健康发展中心”,组建“检察官+心理咨询师”专业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活动,帮助青少年矫正偏差认知和行为,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抑郁风险以及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依托县“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智慧系统”,定期参与教育矫治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动态排查和管教工作,做实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分级干预。2024年对问题学生开展专题法治课堂、专项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8次。积极运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模型库模型,通过关联、碰撞、比对,挖掘批量类案线索,破解信息壁垒,大大提升我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效率。依靠县级家庭教育讲师团资源,积极深入“问题家庭”开展“点对点”指导,切实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专业化水平。2024年对6名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开展“订单式”帮教,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5次。积极探索“接地气”“冒热气”的线上法治宣传方式,以青少年需求为导向,借助融媒体力量,开设法治小课堂、检察故事汇等视频号专栏,结合当下热点拍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未成年人专项普法等短视频,取得了良好预防和警示效果。
做优、做精、做实未检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龙陵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立足“预防”筑牢“保护”,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